以下簡單說二個孔融的故事:
一、「融四歲,能讓梨」。出自《三字經》裡的一句,講說孔融小時候家人買了梨回來,要孔融拿去吃,孔融挑了一個小的梨子。別人問他為什麼不挑大的梨吃呢?他說大的梨要讓給哥哥,我是弟弟,我吃小的梨就可以了。這故事是要我們懂得禮讓尊長。
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三國人物 (15)
- Jun 12 Wed 2013 21:53
孔融的幾個故事
- Aug 21 Tue 2012 17:11
貂蟬秘史(轉載)
貂蟬,是我國民間傳說中人物,爲東漢末年司徒王允家的義女,爲拯救漢朝,由王允授意施行連環計,使董卓、呂布兩人反目成仇,最終借呂布之手除掉了惡賊董卓。之後貂蟬成爲呂布的妾,董卓部將李傕擊敗呂布後,她隨呂布來到徐州。下邳一役後,呂布被曹操所殺,貂蟬跟隨呂布家眷前往許昌,從此不知所蹤。
有人說貂蟬是曆史上最早的間諜。其一:貂蟬只是小說家可能爲了增添色彩而加進去的,正史並無記載(對當時局勢影響這麼大的人物,如果真有其人,曆史會不記載嗎?);其二:小說人物貂蟬從事的活動並不具有“國家性質”,而“間諜”是“國家性質”極強的職業。是幫敵軍(或敵國)搜集國家情報的特務人員。貂蟬只能說是個“臥底”,而並非“間諜”。據此,認爲貂蟬是“間諜”的說法非常錯誤。
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義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爲主人擔憂。王允眼看董卓將篡奪東漢王朝,設下連環計。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裏許給呂布,再明把貂蟬獻給董卓。呂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爲了拉攏呂布,董卓收呂布爲義子。從此以後,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於嫵媚。
- Apr 01 Sun 2012 17:38
三國時期三位最早死神童(轉貼自iHAo)
一、曹沖,字倉舒
在三國神童之中,名氣最大的無疑就是曹沖了——當然,這是近幾十年來的事,原先是孔融的,三字經中有「融四歲,能讓梨」,結果是所有識字的就都知道這個人。可惜孔融沒有早夭,結果這個位置就得讓給曹沖了。因為有「曹沖稱象」的故事流傳,使我輩還搞不清曹操的姓名是怎麼回事時,就已經把曹沖作為偶像來崇拜了。
其實曹沖不僅有稱像這類「小聰明」,而且「辨察仁愛,與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於眾,故特見寵異。」經常利用他的智慧和地位來辦一些救人姓名的大事,據史書記載:「時軍國多事,用刑嚴重。……凡應罪戮,而為沖微所辨理,賴以濟宥者,前後數十」。大概正因如此,才得到了曹操的喜愛,年紀很小,就被曹操選為繼承人。可惜他僅僅活了十三歲就患急病死去了。
- Apr 06 Wed 2011 18:58
論劉備
在《三國演義》裡面的劉備,羅貫中描寫的是一個「不完全的形象」。你會聽到、看到很多人講曹操、關羽、趙子龍、張飛、諸葛亮等等人物的事蹟,他們所代表的個性也從小就深植在你的心中。
但是你不會明確的知道劉備是怎樣的一個人,也沒有電影或小說會去特意介紹劉備,僅管劉備是一個帝王,但是關於他手下的文官武將,你會了解的更多。
要說劉備是仁君嗎?他卻在曹操抓到呂布之後,在背後放冷箭,讓曹操殺了呂布,報呂布奪城之仇。說他是武將嗎?除了「三英戰呂布」的橋段,你不會看到整本書在哪裡有描寫,劉備精采殺敵的畫面。說他懂兵法、謀略嗎?在攻打孫吳,報殺關羽之仇的時候卻又被人「火燒七百里連營」。
- Oct 31 Sun 2010 01:30
談郭嘉
有人說三國演義裡,才智最高的文臣其實是郭嘉,那是可惜他死得早,不然諸葛亮也不一定能夠勝過他。郭嘉到底有多聰明呢?且說曹操赤壁兵敗之後,在關羽底下求情,好不容易得以死裡逃生。這時曹操環顧四週,看看自己手下士兵死傷的如此慘重,哭著說:「若奉孝在,決不使吾有此大失也!」
曹操手下將士如此多,能夠讓他有這樣的感嘆,到底郭嘉有什麼不一樣呢?我們可以試著推論,當龐統獻連環船計結束,要離開的時候,他被一人說破了他的計謀,當時龐統背對著此人,等到轉過身來一看,發現是徐庶,就放下心來了。徐庶原本是劉備手下的謀士,因為曹操以他母親的性命要脅,他才不得以待在曹操麾下,其實他根本就無心助曹操。因此,徐庶雖然看穿了龐統的計謀,卻沒有揭發,但如果是郭嘉的話,可能早就發現,甚至黃蓋的苦肉計,周瑜的反間計等等,都早就被識破。所以曹操在那個時候,才會有這樣的感嘆。
- Oct 18 Mon 2010 23:07
談關羽(五)
分封五虎大將軍: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自然要分封群臣,包括了分封他身邊最勇猛的五位大將軍,稱為「五虎將」。分封這件事情發生在孫權求親之後,當時傳令的欽差來到荊州,告知關羽這件事情,我們且看書中是如何描寫這段經過。試看《三國演義》第七十三回,「玄德進位漢中王 雲長攻拔襄陽郡」:
- Oct 16 Sat 2010 23:03
談關羽(四)
關羽是個英雄人物嗎?我想是的,但若是真實的人物,他在個性上也會有不完美的地方。羅貫中的卻成功造就了關羽的英雄形象,可是他也沒有打算將關羽神化,在一些例子上,我們可以看到關羽個性中較負面的地方。
孫權求親:
- Oct 14 Thu 2010 23:00
談關羽(三)
關羽的重義,已經成為他心目中,一個可以超越個人生死的價值觀,所以不但金錢無法收買他,甚至也不惜犧性自己的性命,來成全他追求的義。在《三國演義》第二十六回,「袁本初敗兵折將 關雲長掛印封金」裡,關羽在知道劉備的所在地之後,對於先前曹操所贈送的東西,一件也未取走,而是原封不動的留在府內:
又關公宅中人來報說:「關公盡封所賜金銀等物。美女十人,另居內室,其漢壽侯印懸於堂上。丞相所撥人役,皆不帶去,只帶原跟從人,及隨身行李,出北門去了。」
- Oct 08 Fri 2010 20:56
談關羽(二)
盡為人臣子的忠,和守護兄弟之間的義,在關羽的眼中,這些是比生命還要重要的。甚至當外人以高官厚祿來收買時,也不能動搖他,關羽在曹操麾下之時,和曹操有更多精采的對手戲,透過拒絕曹操的餽贈,傳達出「義不能市」的訊息。
身在曹營:
- Oct 05 Tue 2010 00:09
談關羽(一)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雖然杜撰的成份居多,但是就文學來看,小說本來就是以「虛構」為主。綜觀《三國演義》這本書,它的確創造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角色。今天想要談談關羽這個角色,關羽和張飛同是劉備的義弟,在書中,除了兄弟三人的互動之外,有關關羽個別形象的描寫,往往是利用他和曹操之間的「對手戲」來顯現出,以下舉幾個例子。
屯土山關公約三事:
- Nov 12 Wed 2008 19:00
三國人物-言過其實-馬謖
當年馬謖因為失守街亭
使得諸葛亮不得不忍痛
「揮淚斬馬謖」
- Jun 16 Mon 2008 13:39
三國人物~相差三十-楊修
在三國裡
曹操殺過的許多人當中
最有名的有兩個人
- Feb 22 Fri 2008 15:21
三國人物~大耳猴-劉備
昨天上了通識課
講到領導統域
教授說到的
- Nov 03 Sat 2007 22:06
三國人物~三家姓-呂布
三國時代的武將
大都有當時代的人所給的稱號
其中當然有褒有貶
- Oct 24 Wed 2007 21:37
三國人物-樂不思蜀~劉禪
三國裡的劉禪
給予人的印象就是昏庸、無能
有的時候家長罵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