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三國文本 (1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傳毅之於班固,伯仲之間耳;而固小之,與弟超書曰:武仲以能屬文為蘭臺令史,下筆不能自休。夫人善於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里語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見之患也。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咸自騁驥騄千里,仰齊足而並馳,。以此相服,亦良難矣!君子審己以度人,故能免於斯累,而作論文。
王粲長於辭賦,徐幹時有齊氣,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樓,槐賦,征思,幹之玄猿,漏卮,圓扇,橘賦,雖張,蔡不過也。然於他文,未能稱是。琳,瑀之章表書記,今之雋也。應瑒和而不壯,;劉楨壯而不密。孔融體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辭;以至乎雜以嘲戲;及其所善,揚。,班儔也。
常人貴遠賤近,向聲背實,又患闇於自見,謂己為賢。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備其體。
文章標籤

sango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蓋聞明主圖危以制變,忠臣慮難以立權。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後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擬也。曩者,強秦弱主,趙高執柄,專制朝權,威福由己;時人迫脅,莫敢正言;終有望夷之敗,祖宗焚減,汙辱至今,永為世鑒。及臻呂后季年,產、祿專政,內兼二軍,外統梁、趙;擅斷萬機,決事省禁;下陵上替,海內寒心。於是絳侯、朱虛與兵奮怒,誅夷逆暴,尊立太奈;故能王道興隆,光明顯融:此則大臣立權之明表也。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騰,與左悺、徐琪並作妖孽,饕餮於橫,傷化虐民。父嵩乞攜養,因贓假位;輿金輦璧,輸貨權門;竊盜鼎司,傾覆重器。操閹遺醜,本無懿德;狡鋒協,好亂樂禍。慕府董統鷹揚,掃除兇逆。續遇董卓,侵官暴國,於是提劍揮鼓,發布東夏,收羅英雄,棄瑕取用。故遂與操同諮合謀,授以裨師;謂其鷹之才,爪牙可任。至乃愚桃短略,輕進易退;傷夷折,數喪師徒。幕府輒復分兵命銳,修完補輯,表行東郡領兗州刺史,被以虎文,獎威柄,冀獲秦師一之報。而操遂承資跋扈,恣行凶忒,割剝元元,殘賢害善。故九江太守邊讓:英才俊偉,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論不阿諂;身首被梟懸之誅,妻拏受灰滅之。自是士林憤痛,民怨彌重;一夫奮臂,州同聲。故躬破於徐方,地奪於呂布;彷徨東裔,蹈據無所。幕府惟強幹弱之義,且不登叛人之黨,故復援旌擐甲,席卷起征。金鼓響振,布眾奔沮。拯其死亡之患,復其方伯之位。則幕府無德於兗土之民,而大有造於操也。

後會鑾駕返旆,群虜寇攻。時冀州方有北鄙之警,匪遑離局;故使從事中郎徐勛,就發遣操,使繕修郊廟,詡徫幼主。操便於志:專行脅遷,當御省禁;卑侮王室,敗法亂紀;坐領三臺,專制朝政;爵賞由心,刑戮在口;所愛光五宗,所惡滅三族,群談者受顯誅,腹議者蒙隱戮;百僚鉗口,道路以目;尚書記朝會,公卿充員品而已。故太尉楊彪:典歷二司,享國極位。操因緣眥睚,被以非罪;榜楚參并,五毒備至;觸任忒,不顧憲綱。又議郎趙彥:忠諫直言,義有可納,是以聖朝含聽,改容加飾。操欲迷奪時明,杜絕言路,擅收立殺,不俟報聞。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墳陵尊顯;桑梓松柏,猶宜肅恭;而操帥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祼屍,掠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身處三公之位,而行桀虜之態,汙國害民,毒施人鬼!加其細政慘苛,科防互設;罾繳充蹊,坑阱塞路;手挂網羅,動足觸機陷:是以兗、豫有無聊之民,帝都有吁嗟之怨。歷觀載籍,無道之臣,貪殘酷烈,於操為甚!幕府方詰外姦,未及整訓;加緒含容,冀可彌縫。而操豺狼野心,潛包禍謀,乃欲摧撓棟梁,孤弱漢室,除滅忠正,專為梟雄。往者伐鼓北征公孫瓚,強寇桀逆,拒圍一年。操因其未破,陰交書命,外助王師,內相掩襲。會其行人發露,瓚亦梟夷,故使鋒芒挫縮,厥圖不果。
文章標籤

sango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sango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三國演義》的教學和研究中,有一個習慣性的錯誤:說《演義》「總共寫了四百多個人物」。建國以來出版的幾種比較權威的文學史、小說史,大多如此敘述;直到最近出版的一些文學史、小說史、辭典,仍然沿襲此說。以訛傳訛,實不可不辨。  所謂「《三國演義》寫了四百多個人物」的說法,其實源於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卷首那份《三國志宗僚》。但這裏卻包含一連串的錯誤﹕  
第一《三國志宗僚》共列508人,以往的學者們並未仔細點數,只是約莫估計一下,便提出「四百多個人物」之說,即使是對《三國志宗僚》而言,也是不準確的。  
第二,更為重要的是,《三國志宗僚》大致抄錄自陳壽《三國志》目錄(包括紀、傳和附傳),其中一些人物,如蜀漢方面的楊戲、諸葛喬、陳祗、衛繼、常播,曹魏方面的袁渙、張範、涼茂、國淵、徐奕、何夔、邢顒、鮑勳、司馬芝、溫恢、鄭渾、倉慈、閻溫,東吳方面的孫慮、孫霸、孫奮、士燮、賀齊、鍾離牧、是儀、胡綜等等,根本就沒有在《三國演義》中出現;  

sango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三回 議溫明董卓叱丁原 餽金珠李肅說呂布
      這一天回到宮裡,見到何太后之後,他們就抱在一起痛哭。在清點宮中的損失時,發現玉璽不見了。這時董卓在城外屯兵,天天帶領軍隊進城,百姓因此而不安。董卓自己出入宮中,更是一點顧忌都沒有。
      這時校尉鮑信來見袁紹,告訴他董卓一定有異心,要馬上除掉他。袁紹回答說,朝廷才剛剛安定下來,不可輕舉妄動。鮑信又去見王允,把同樣一件事告訴他。王允說之後再討論,於是鮑信自己帶領他的軍隊,投奔泰山去了。

文章標籤

sango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第三回 議溫明董卓叱丁原 餽金珠李肅說呂布
      當日曹操向何進說明,如果召四方諸侯來,反而會導致失敗的後果。何進不聽勸告,仍然派人發密詔出去。
      在西涼的董卓接到詔令之後,就提兵往洛陽來。此時李儒向董卓建議,可以派人上表,讓自己進洛陽得以名正言順。何進看到上表的內容之後,就拿給各大臣看。侍御史鄭泰勸告說,董卓是豺狼,引入京城,會吃人的。何進說他疑心病太重,不足以和他討論大事。盧植也勸告何進,何進仍然不聽。於是鄭泰、盧植都棄官而去。朝廷裡面的大臣,走了大半的人。

文章標籤

sango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回 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
       何進等人進到宮裡來,袁紹對何進建議,要趁機斬除十常侍。十常侍聽到消息,急忙跑去找何太后求情,何太后聽了後心軟,於是就叫何進過來。太后對何進勸說了一番,何進於是放棄斬殺十常侍。眾人於是就離開。


文章標籤

sango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第二回 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

      這天張飛在街上喝了一點酒,他走到館驛的時候,遇到一群老人在門前哭。一問之下,發現說是督郵強迫縣吏,要誣陷劉備。張飛一聽之下,氣得衝進去,看到督郵坐在大廳上,對他大喝了一聲,隨後抓住他的頭髪,把他綁在縣前的馬柱上。接著他折下柳樹的枝條,就抽打督郵,一連打斷了十幾枝。

      劉備聽到了這個消息,就趕緊過去看。見到張飛鞭打督郵,就急忙的勸住他。這時關羽也過來了,勸告劉備說與其這樣受人汙辱,不如辭官歸鄉。於是劉備就把他當官的印章掛在督郵的頭上,然後辭官而去。之後督郵上報朝廷,劉、關、張三人也因此被通緝。三人之後來到代州投靠劉恢。

文章標籤

sango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第二回 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

      在前一回中,劉、關、張三人救了董卓的性命,卻因為身無官職而遭到輕視。張飛一怒之下,想要當場殺了董卓,卻被劉備、關羽兩人阻止了。之後三人商量了一番,就決定投靠朱雋。

      劉備等人到了朱雋處,就和他一起對抗張寶。兩軍對戰,劉備為先鋒,派出張飛對上黃巾賊的高昇。兩人打了幾個回合,高昇就死在張飛的矛下。之後劉備帶軍衝殺過去,遇到張寶使出法術,於是劉備軍就敗下陣來。

文章標籤

sango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本回開頭即破題指出,天下大勢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路從戰國局勢分合說到東漢未年三國鼎立的變化。接著談到自建寧始,各地異象紛現。皇帝寵信張讓、趙忠、封諝、段珪、曹節、侯覽、蹇碩、程曠、夏惲、郭勝等人(史稱十常侍),國家動亂從此更加劇烈。

      民間有張角、張寶、張梁兄弟三人。張角入山採藥偶然遇到一名老人,授與他天書三卷,叫作「太平要術」,要他以此天書拯救世人。張角得到這三卷書,習得許多法術,自號太平道人。之後民間疾病流行,張角施術救人,又自稱大賢良師。之後不斷有人跟從他,張角勢力愈來愈大,於是舉起義旗,以黃旗為記號,口號「蒼天己死,黃天當立」。接著這群黃巾賊便開始四處攻城掠地,不斷和朝廷作戰。

文章標籤

sango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現今流傳的《三國演義》一書,其實原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此書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以陳壽《三國志〉一書為體,加上歷代流傳於民間有關三國的故事、文學作品(如宋代話本、元代戲曲)改編而成。

      本書於明代刊行之後,在清順治年間,學者金聖嘆讀過此書之後,在書上詳細的加上眉批、註解。

      康熙時,這本經過金聖嘆加註後的《三國演義》交到了學者毛綸、毛宗崗父子手中。他們父子兩人校訂、修改不合理的情節過後,成為了現代流傳的訂本《三國志通俗演義》,而後簡稱《三國演義》。

文章標籤

sango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後出師表〉出自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七回「討魏國武侯再上表,破曹兵姜維詐獻書」。此時吳國大破曹軍,吳國派人至蜀漢,討論共同出兵伐魏之事。蜀漢此時軍隊、糧草都已豐足,孔明就決定出兵北伐,於是就上此〈後出師表〉,內容如下:
「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託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並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偏安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
文章標籤

sango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出師表〉出自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一回,「祭瀘水漢相班師,伐中原武侯上表」
在孔明「七擒七縱」孟獲之後,回到蜀漢。而後曹魏的皇帝曹丕過世,他的兒子曹叡繼位。司馬懿為了替篹位做準備,向皇帝請求調守西涼。朝中華歆、王朗等人看出司馬懿的企圖,於是以有造反之嫌疑奪去他的兵權。諸葛亮知道這個消息後,就上〈前出師表〉給後主劉禪,準備趁機攻打魏國。表曰: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德,以光先帝遺德,恢宏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藏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文章標籤

sango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