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早歲哪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年輕的時候我哪裡會知道世事如此的艱辛困難,望著中原以北,被異族佔領的領土,我氣概有如山河。

sango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司馬懿,字仲達,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人,世族出身,祖先歷任顯職,父防曾為京兆尹。曹操少時所以能為洛陽北部尉,就是由於京兆尹司馬防的推薦。司馬懿長兄司馬朗和懿都受到曹操的闢用。 《晉書》卷1《宣帝紀》稱懿原來「不欲屈節曹氏」。這是司自行潤飾之詞,司馬懿和一些世族官僚一樣,都是稱說天命,勸曹操父子代漢的鼓動者。在曹操時,司馬懿尚未受到大用。曹丕為魏太子時,懿為丕中庶子,懿與陳群、吳質、朱鑠號稱太子「四友」。史稱懿「每與大謀,輒有奇策。」所謂「奇策」,無非是給曹丕出主意,使丕保住太子寶座而已。因此,曹丕為帝后,對懿極為「信重」,給以領兵大權。丕臨死,令曹真、曹休、陳群與懿「並受顧命」輔曹叡。以上四人,曹真、曹休是曹氏宗族,名次在前。陳群系「文人諸生」、「從容之士」,官位稍在司馬懿之上,但未曾實際帶兵戰鬥。論老謀深算,文武俱備,應屬司馬懿。曹休、曹真相繼死去後,司馬懿遂成為曹魏第一統兵大將。幼主曹芳即位,曹爽與懿共同輔政。

過去許多史家認為曹爽與司馬懿的鬥爭是代表庶族地主與世族地主兩個階層的鬥爭,這種說法是不太確切的。曹爽是魏大​​司馬曹真的兒子、曹操的侄孫。曹氏自曹騰兄弟以來就累世富貴,曹仁祖褒潁川太守,父熾侍中:曹洪伯父鼎尚書令;曹休祖吳郡太守;曹操及其子孫多有文才,曹魏親族曹氏和夏侯氏也多具有高度的封建文化水平,再加上他們是皇族,所以早已躋入世族之林。假若曹魏統治者不是首先代表世族的利益,那末,世族地主之所以樂於擁護曹操,曹魏統治者之所以屢次給世族地主以政治特權,都該作何解釋呢?

sango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子良將,指的是東漢末年至三國時代間,五位曹魏將領的合稱,源於陳壽的《三國志》。五人分別是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右將軍徐晃。
前將軍晉陽侯張遼:字文遠,本姓聶。原屬丁原、呂布,後投曹操麾下,自此南征北討,智勇雙全,是國家重要宿將,於後世頗負威名。主要戰功有徵天山攻討陳蘭、梅成;北征烏丸斬殺蹋頓單于;鎮守合肥抵禦孫權,並曾以寡潰眾,大敗孫吳大軍。
右將軍廣昌亭侯樂進:字文謙。曹操軍中宿將。多年來南征北伐,屢立戰功,勇猛果敢,常為先鋒。主要戰功有參與官渡之戰,以及於烏巢奇襲時斬殺淳于瓊;攻討袁氏、劉備、關羽等;後與張遼、李典合作,助守合肥。

sango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史載其「身長八尺,姿顏雄偉」,屬於那種標準的河北漢子。現在很多人受演義和遊戲的影響,往往將趙雲視為文武雙全的代表,但其實歷史上真正的趙雲與其說是智勇兼備,不如說他雖然武勇過人,但卻缺乏統帥大軍作戰能力。若將他與同時代的武將相比較,他應該是和典韋、許諸較相像。
  趙雲初出山時可以選擇的勢力有兩個,一個是袁紹,一個是公孫瓚。可能是考慮到自己無顯赫的身世背景,況且袁紹手下良將如雲,較難會受重用,於是就率領當地的一些義勇兵投靠了公孫瓚。當然,史書上借他與公孫瓚的交談,將他選擇公孫瓚的動機作了十足的美化。(雲答曰:「天下 ,未知孰是,民有倒縣之厄,鄙州論議,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

文章標籤

sango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4) 人氣()

蓋聞明主圖危以制變,忠臣慮難以立權。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後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擬也。曩者,強秦弱主,趙高執柄,專制朝權,威福由己;時人迫脅,莫敢正言;終有望夷之敗,祖宗焚減,汙辱至今,永為世鑒。及臻呂后季年,產、祿專政,內兼二軍,外統梁、趙;擅斷萬機,決事省禁;下陵上替,海內寒心。於是絳侯、朱虛與兵奮怒,誅夷逆暴,尊立太奈;故能王道興隆,光明顯融:此則大臣立權之明表也。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騰,與左悺、徐琪並作妖孽,饕餮於橫,傷化虐民。父嵩乞攜養,因贓假位;輿金輦璧,輸貨權門;竊盜鼎司,傾覆重器。操閹遺醜,本無懿德;狡鋒協,好亂樂禍。慕府董統鷹揚,掃除兇逆。續遇董卓,侵官暴國,於是提劍揮鼓,發布東夏,收羅英雄,棄瑕取用。故遂與操同諮合謀,授以裨師;謂其鷹之才,爪牙可任。至乃愚桃短略,輕進易退;傷夷折,數喪師徒。幕府輒復分兵命銳,修完補輯,表行東郡領兗州刺史,被以虎文,獎威柄,冀獲秦師一之報。而操遂承資跋扈,恣行凶忒,割剝元元,殘賢害善。故九江太守邊讓:英才俊偉,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論不阿諂;身首被梟懸之誅,妻拏受灰滅之。自是士林憤痛,民怨彌重;一夫奮臂,州同聲。故躬破於徐方,地奪於呂布;彷徨東裔,蹈據無所。幕府惟強幹弱之義,且不登叛人之黨,故復援旌擐甲,席卷起征。金鼓響振,布眾奔沮。拯其死亡之患,復其方伯之位。則幕府無德於兗土之民,而大有造於操也。

後會鑾駕返旆,群虜寇攻。時冀州方有北鄙之警,匪遑離局;故使從事中郎徐勛,就發遣操,使繕修郊廟,詡徫幼主。操便於志:專行脅遷,當御省禁;卑侮王室,敗法亂紀;坐領三臺,專制朝政;爵賞由心,刑戮在口;所愛光五宗,所惡滅三族,群談者受顯誅,腹議者蒙隱戮;百僚鉗口,道路以目;尚書記朝會,公卿充員品而已。故太尉楊彪:典歷二司,享國極位。操因緣眥睚,被以非罪;榜楚參并,五毒備至;觸任忒,不顧憲綱。又議郎趙彥:忠諫直言,義有可納,是以聖朝含聽,改容加飾。操欲迷奪時明,杜絕言路,擅收立殺,不俟報聞。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墳陵尊顯;桑梓松柏,猶宜肅恭;而操帥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祼屍,掠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身處三公之位,而行桀虜之態,汙國害民,毒施人鬼!加其細政慘苛,科防互設;罾繳充蹊,坑阱塞路;手挂網羅,動足觸機陷:是以兗、豫有無聊之民,帝都有吁嗟之怨。歷觀載籍,無道之臣,貪殘酷烈,於操為甚!幕府方詰外姦,未及整訓;加緒含容,冀可彌縫。而操豺狼野心,潛包禍謀,乃欲摧撓棟梁,孤弱漢室,除滅忠正,專為梟雄。往者伐鼓北征公孫瓚,強寇桀逆,拒圍一年。操因其未破,陰交書命,外助王師,內相掩襲。會其行人發露,瓚亦梟夷,故使鋒芒挫縮,厥圖不果。
文章標籤

sango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sango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笑話一則

你知道周瑜的爸爸是誰嗎?
文章標籤

sango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說三國時代諸葛亮的太太,是以相貌奇醜出名的。他的岳父叫作黃承彥,妻子叫作黃月英。
據說當時諸葛亮會娶黃月英為妻,是知道黃月英雖然相貌奇醜,卻是個才女。在她娘家附近的村民,透過黃月英親手設計的機關、機器,改善了他們農村的工作,讓村民們工作時更加的輕鬆。而諸葛亮在知道原來黃月英是如此的具有才能之後,就決定娶她為妻。
可是歷史常常被不同的角度所解釋,野史之多遠超過正史,而這也使得歷史有更多精采的故事。
文章標籤

sango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據卡通《中華一番.滿漢全席》,中國的饅頭,可以追遡至漢朝,相傳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的。
諸葛亮平定南蠻孟護之後,要帶兵回西蜀,這個時候軍隊走到一條大河邊,遇到大河漲潮,河勢湍急不可過,軍隊沒有辦法就停留了下來。這個時候諸葛亮拜訪了附近的老百姓,想要知道有沒有其他路可以走。老百姓回答說,這裡要回去只能過這條河,以往每逢漲大水的時候,他們就拿人頭當作祭品,祭奠河神,如此一來河水才能退去。
諸葛亮一聽之下,覺得這個法子太過野蠻,又不能不祭奠,於是就想出了一個方法,將麵粉和著水,作成了一個人頭形狀的麵糰,連著其他的祭品一同祭拜河神,沒有想同竟然同樣奏效。
文章標籤

sango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古四川就是「天俯之國」從中國地理上看卻也是偏僻之地,在交通壁塞的古代,“天俯之國”大多處在與世隔絕的桃花源式安樂窩,戰亂不多,劉備入川後戰據西川,自己終於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立足之地,但也由此進了一個茍且偷生的安樂窩,劉備曾經在中原大地戰鬥精神開始漸漸被消磨。
  劉備和他的西蜀政權從此也遠離了中國歷代以中原和長江中下游為主的政治地域,他在荊州和中原對對民眾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也會漸趨淡忘,西蜀政權與以往的西川主政者一樣同樣走向邊緣化。
  蜀道難,難於上清天。對與敵我雙方都是同等的。故蜀道難雖對保衛蜀漢政權有利的一面,但對劉備要恢復大漢也是一個攔路虎。諸葛亮六伐中原出祈山意想染指中原,只因路途遙遠,蜀道艱難,後勤補給更是困難重重。鞠躬盡瘁的諸葛亮歷盡艱難,最終只能仰天長嘆,在五丈原郁郁而終。

sango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三國歇後語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三國的故事到了最後,天下是被晉朝所統一。司馬昭是司馬懿的兒子,而司馬懿是曹魏的重臣。早在司馬懿在世的時候,他就有篹位的野心。而等到司馬昭長大之後,司馬昭才正式篹位。只是在他篹位之前的所作所為,連天下人都知道他打算幹掉皇帝自立,因此會說他在想什麼,連路人都知道。

文章標籤

sango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三國演義》的教學和研究中,有一個習慣性的錯誤:說《演義》「總共寫了四百多個人物」。建國以來出版的幾種比較權威的文學史、小說史,大多如此敘述;直到最近出版的一些文學史、小說史、辭典,仍然沿襲此說。以訛傳訛,實不可不辨。  所謂「《三國演義》寫了四百多個人物」的說法,其實源於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卷首那份《三國志宗僚》。但這裏卻包含一連串的錯誤﹕  
第一《三國志宗僚》共列508人,以往的學者們並未仔細點數,只是約莫估計一下,便提出「四百多個人物」之說,即使是對《三國志宗僚》而言,也是不準確的。  
第二,更為重要的是,《三國志宗僚》大致抄錄自陳壽《三國志》目錄(包括紀、傳和附傳),其中一些人物,如蜀漢方面的楊戲、諸葛喬、陳祗、衛繼、常播,曹魏方面的袁渙、張範、涼茂、國淵、徐奕、何夔、邢顒、鮑勳、司馬芝、溫恢、鄭渾、倉慈、閻溫,東吳方面的孫慮、孫霸、孫奮、士燮、賀齊、鍾離牧、是儀、胡綜等等,根本就沒有在《三國演義》中出現;  

sango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國歇後語
劉備摔阿斗──收買人心

     話說趙子龍於曹操大軍中,七進七出救出阿斗之後,將阿斗送還給劉備。此時劉備從手中接過阿斗,看也不看就往地上摔,接著說:「為此儒子,幾損我一員大將。」表示在他心中,趙子龍的地位比他的兒子還要高。劉備作出摔兒子這個動作,後來也被人評為是有心機的要收買人心。

sango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大都認爲司馬懿是諸葛亮的手下敗將,其實卻不然。通觀《三國演義》,論智慧,論兵法,論謀略,諸葛亮雖然都遠勝於司馬懿一籌,他不僅能用一座無人把守的空城讓司馬懿兵退三十里,即便是身後也能讓「死諸葛」嚇倒司馬懿的十萬雄兵。但是最後諸葛亮卻沒有鬥得過司馬懿,致使蜀軍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每一次都是兵退而回,無果而終。
  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爲什麼鬥不過司馬懿?爲什麼司馬懿總是能將數十萬蜀漢大軍擋在國門之外?深究其中的原因不外有以下六條:
  首先,諸葛亮受到漢家正統思想熏陶,一身儒雅之氣,兩袖君子之風,謀略多用於戰場對陣,心機卻很少用於自身安危,他在《出師表》中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並非是偶然之言;而司馬懿受到的是曹操的「寧願負天下人,不願天下人負我」的唯我思想影響,爲人處世,上陣交兵,總是先考慮自己的生前身後、成敗功過。

sango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三國演義》中,著力表現曹操方面將領的武勇氣概的精彩片段,大概莫過於<許褚裸衣鬥馬超>(第59回)了。人們熟悉的成語「赤膊上陣」,也來自這個片段。
據《三國志.魏書.許褚傳》,歷史上的許褚在建安十六年(211年)隨曹操攻馬超、韓遂時,確曾與馬超對峙,馬超由於忌憚許褚的勇力,放棄了突然襲擊曹操的企圖,但馬、許二人並未交手。羅貫中以這一史實為基礎,運用浪漫主義的想像,經過生發和虛構,創造出一篇熱鬧生動的故事。
  小說第59回,寫曹操與馬超相持於渭河邊,曹操按照隱士婁子伯的指教,趁天氣暴冷,取渭河沙土築城,邊築邊潑水,一夜便築成土城。馬超聞報,大為吃驚,率領大軍前來進攻。曹操親自出營相迎,身後只跟了許褚一人。儘管曹操在戰鬥中已經接連幾次被馬超打敗,甚至狼狽得割鬚棄袍而逃,但他仍然充滿自信,力圖在精神上壓倒對方,所以他一開口就要馬超投降。一心要報殺父之仇的馬超一聽此言,簡直怒不可遏,恨不得馬上衝過去,將曹操生擒活捉。然而,正當他要對曹操進行突然襲擊的時候,曹操背後的許褚卻引起了他的注意,於是,情況頓時發生了變化。

sango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